欢迎访问山东省中远天然气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油气管线安装工高级理论知识试卷(选择题401-500)
发布日期:2016-04-13发布单位:401. 加热炉烟气排出对流室的温度为( )。
A、200~300℃ B、300~400℃ C、250~300℃ D、350~600℃
402. 加热炉的烟道加设空气预热器,可使烟气温度降低到( )左右。
A、100℃ B、150℃ C、200℃ D、300℃
403. 加热炉的烟囱越( ),抽力越大。
A、高 B、低 C、粗 D、细
404. 低压火嘴适用于压力( )以下的空气作为雾化剂。
A、5MPa B、10MPa C、15MPa D、20MPa
405. ( )火嘴雾化压力高,雾化油气喷出速度大,雾化情况好。
A、高压 B、低压 C、转杯式 D、机械雾化
406. 高压油火嘴压缩空气雾化时空气量占燃烧所需空气量的( )以下。
A、5% B、10% C、20% D、30%
407. 高压火嘴雾化压力( ),雾化油气喷出速度大,雾化情况好。
A、低 B、高 C、稳定 D、不稳定
408. 加热炉的燃烧器都( )设有回油管。
A、无须 B、必须 C、应该 D、可以
409. 并联加热炉进油总管应( )进油量的均匀分配。
A、保证 B、提供 C、调节 D、控制
410. 为保证加热炉供油量和油压的平稳,需设专用( )。
A、油箱 B、供油泵 C、管线 D、火嘴
411. 以油田气为燃料时,燃料气压力低于( )时,不宜用作工业燃料气。
A、0.1MPa B、0.2MPa C、0.3MPa D、0.4MPa
412. 拱顶油罐的顶能承受较高的内压,最大可达( )。
A、0.01MPa B、0.02MPa C、0.03MPa D、0.04MPa
413. 钢质立式原油储罐的进出油管线的管底距罐底一般为( )。
A、0.1m B、0.2m C、0.3m D、0.4m
414. 钢质立式原油储罐的进油管至少应伸入到油罐半径的( )处。
A、1/2 B、1/3 C、1/4 D、1/5
415. 钢质立式原油储罐的出油管可伸入到油罐 ( )处,且加弯头使其管口朝下距罐底0.1~0.2mm。
A、0.2m B、0.4m C、0.6m D、0.8m
416. ( )是汽锅和炉子两个基本部分组成的。
A、加热炉 B、换热器 C、加热器 D、锅炉
417. ( )的基本构造包括:锅筒、对流管束、水冷壁、联箱、下降管组成封闭的水汽系统。
A、炉膛 B、锅炉 C、汽锅 D、加热炉
418. 锅炉按( )不同,可分为蒸汽锅炉、热水锅炉。
A、装配形式 B、出口介质 C、用途 D、工作压力
419. 锅炉按( )不同,可分为快装式锅炉、组装式锅炉、散装式锅炉。
A、装配形式 B、出口介质 C、用途 D、工作压力
420. 小型锅炉的蒸发量一般小于( )。
A、10t/h B、20t/h C、30t/h D、40t/h
421. 锅炉的工作压力在( )是中压锅炉。
A、1.5~2.0MPa B、1.6~2.2MPa C、2.0~4.5MPa D、2.6~6.0MPa
422. 锅炉的工作压力不超过( )是低压锅炉。
A、0.5MPa B、1.5MPa C、2.6MPa D、3.6MPa
423. 锅炉按( )可分小型锅炉和大型锅炉。
A、工作压力 B、用途 C、蒸发量 D、装配形式
424. 蒸汽锅炉工作包括三个( )进行着的过程,即燃料燃烧、烟气向水传热和水的汽化过程。
A、依次 B、同时 C、分别 D、排例
425. 锅炉燃料加温后进行化学反应,释放大量热能的高温烟气就是( )过程。
A、散热 B、燃烧 C、裂化 D、蒸馏
426. 炉内含高热能的烟气把热量传递给管内的介质就是( )过程。
A、传热 B、辐射 C、传递 D、换热
427. 水的( )过程包括水在汽锅内循环和汽水分离的过程。
A、蒸发 B、挥发 C、沸腾 D、汽化
428. 阀门试验用的压力表必须经过检定合格,精度不低于( )级。
A、1.0 B、1.5 C、2.0 D、2.5
429. 阀门检验( )未使用的应100%复检。
A、3个月 B、半年 C、一年 D、一年半
430. 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 )的阀门,在阀体上必须铸有“DN××”等标志。
A、50mm B、60mm C、70mm D、80mm
431. 铸铁制的旋启式止回阀适用的公称直径为( )。
A、30~50mm B、50~600mm C、600~1500mm D、1500mm以上
432. 采用地面检漏仪对管道防腐层进行抽查,抽查数量为管道总长的( )。
A、15% B、20% C、25% D、30%
433. 采用埋深测探仪对管道埋深进行抽查,抽查数量为每公里不少于( )。
A、1点 B、2点 C、3点 D、4点
434. 采用埋深测探仪对管道埋深进行抽查,当发现不合格点时应( )。
A、整改 B、复测
C、测出埋深不够的范围 D、调整
435. 采用地面检漏仪对管道防腐层进行抽查,合格标准为连续10km的管道防腐层,漏点不多于( )。
A、3处 B、5处 C、7处 D、10处
436. 离心泵是属于( )泵。
A、体积式 B、离心式 C、往复式 D、容积式
437. 泵的分类一般按泵作用于液体的原理分为叶片式和( )两大类。
A、容积式 B、流量式 C、旋转式 D、体积式
438. 齿轮泵属于( )泵。
A、体积式 B、离心式 C、往复式 D、容积式
439. 离心泵串联使用的目的是为了增加 ( )。
A、扬程 B、流量 C、功率 D、速度
440. 离心泵并联使用的目的是为了增加 ( )。
A、扬程 B、流量 C、功率 D、速度
441. 单级离心泵的平衡方法为泵体上装平衡管、采用( )叶轮、叶轮上开平衡孔。
A、单吸 B、双吸 C、大 D、小
442. 单级单吸离心式水泵排出室是起能量( )的作用。
A、交换 B、转换 C、转移 D、释放
443. 离心泵吸入室的作用是将( )从吸管均匀地引入叶轮。
A、粉尘 B、液体 C、固体 D、气体
444. 离心泵泵轴带动叶轮和水做高速旋转时,水泵叶轮中心形成了( )。
A、旋涡 B、气蚀 C、真空 D、压缩
445. 水泵是把泵的( )转化为被输送液体的能量,使液体获得压力能。
A、动能 B、势能 C、机械能 D、压力能
446. 水泵是一种传送液体,并提高液体( )的水力机械。
A、质量 B、重量 C、能量 D、相对分子质量
447. 水泵是靠高速旋转的( )获得能量来做功,并使液体获得一定的压力能和动能。
A、电机 B、泵轴 C、离心力 D、叶轮
448. 离心泵的连续输水是靠电动机带动叶轮和水的高速旋转而形成的( )作用来完成工作的。
A、压力 B、离心力 C、向心力 D、动力
449. 在叶片式水泵中,只有一片叶轮且叶轮一侧进水的这种水泵称为( )。
A、单级泵 B、单吸泵 C、单级单吸泵 D、单级双吸泵
450. 在叶片式水泵中,只有一片叶轮且叶轮两侧均可进水的这种水泵称为( )。
A、单级泵 B、单吸泵 C、单级单吸泵 D、单级双吸泵
451. 离心泵的泵轴与泵壳之间的轴封装置为( )。
A、轴套 B、填料盒 C、减漏环 D、轴承座
452. 在给水中,大量使用的水泵是叶片式水泵其中以( )最为普遍。
A、离心泵 B、轴流泵 C、漩涡泵 D、混流泵
453. 水泵的性能是用( )来表示。
A、流量 B、扬程 C、轴功率 D、性能参数
454. 水泵单位时间内所输送的体积流量或者质量称为水泵的( )。
A、流量 B、扬程 C、轴功率 D、性能参数
455. 水泵的体积流量用字母( )表示。
A、V B、G C、Q D、H
456. 水泵的扬程用字母( )表示。
A、V B、G C、Q D、H
457. 当离心泵产生气蚀现象时,水泵的流量( )。
A、逐渐增加 B、逐渐减少 C、急剧增加 D、急剧减少
458. 当离心泵发生严重气蚀现象后,水泵的扬程(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为零
459. 当离心泵发生严重气蚀现象后,水泵的效率( )。
A、降低 B、为零 C、升高 D、不变
460. 当离心泵发生严重气蚀现象后,泵体温度( )。
A、下降 B、不变 C、上升 D、急速升高
461. 离心泵密封部分包括( )与泵壳接缝处的密封。
A、轴套 B、水封环 C、密封环 D、叶轮
462. 离心泵叶轮与泵壳接缝处装有( )。
A、轴套 B、水封环 C、密封环 D、填料
463. 离心泵的密封环和叶轮的间隙在( )之间。
A、0~1mm B、0.1~0.5mm C、0.5~0.6mm D、0.6~0.7mm
464. 离心泵的水封环是( )伸出泵壳外的密封。
A、泵轴 B、轴套 C、减漏环 D、口环
465. 离心泵启动前,应向泵内充水、排气,以便启动后能在泵口造成( )。
A、真空值 B、压力值 C、压强值 D、扬程
466. 新安装的泵首次启动前应对( )进行检查。
A、泵体 B、泵轴 C、转向 D、密封
467. 水泵盘车用手转动( ),检查机组转子转动是否灵活,有无异常声音。
A、叶轮 B、泵轴 C、轴承 D、连轴器
468. 水泵在闭闸情况下启动,这段时间一般不超过( )。
A、2~3min B、4~5min C、5~6min D、6~7min
469. 离心泵的滚动轴承温度不应大于( )。
A、50℃ B、60℃ C、70℃ D、80℃
470. 离心泵的滑动轴承温度不应大于( )。
A、50℃ B、60℃ C、70℃ D、80℃
471. 当泵运行时,机械密封的泄漏量不应大于( )。
A、1mL/h B、2mL/h C、3mL/h D、5mL/h
472. 离心泵运行时,其泵入口的真空表压力不得低于( )。
A、-0.05MPa B、0MPa C、0.001MPa D、0.002MPa
473. 当水泵停止运转时,应关闭泵的( )阀门。
A、出口 B、入口 C、连通 D、排气
474. 离心泵停车前,不关闭阀门不可停车,否则管路会发生( )现象。
A、气蚀 B、剥蚀 C、积气 D、水击
475. 输送易结晶、凝固和沉淀等介质的泵停车后,应防止( ),并及时用清水冲洗。
A、腐蚀 B、氧化 C、堵塞 D、沉淀
476. 对于( ),一般压水管路上不设闸阀,水泵可以直接停泵。
A、轴流泵 B、混流泵 C、往复泵 D、射流泵
477. 离心泵正常运转时,在管路中不产生( )危害。
A、水击 B、气蚀 C、剥蚀 D、腐蚀
478. 停泵水击,主要是因为水泵出口( )突然关闭所引起的。
A、闸阀 B、蝶阀 C、安全阀 D、止回阀
479. 水泵由于突然停电,造成的现象称为( )水击。
A、停泵 B、断流 C、升压 D、降压
480. 当水击现象发生时,管路中压力会( )。
A、降低 B、突然剧降 C、升高 D、突然剧增
481. 强制热水循环系统应注意突然停泵和停电,防止( )和水冲击等安全措施。
A、液化 B、汽化 C、凝固 D、燃烧
482. 热水网路膨胀、排气和除污等,( )装置的位置及灵敏可靠度是系统能否安全运行的关键。
A、调节 B、调试 C、安全 D、保证
483. 热水采暖管线应坡向锅炉房,其坡度为( )。
A、0.002~0.007 B、0.003~0.008 C、0.004~0.009 D、0.005~0.01
484. 管线保温补口所用的岩棉厚度不应低于( )。
A、10mm B、20mm C、40mm D、60mm
485. 散热器一般应布置在窗台的( )面,这样可以直接加热由窗缝渗入的冷空气,使房间内温度分布均匀。
A、右 B、左 C、上 D、下
486. 散热器安装位置距离地面按要求不得小于( )。
A、50mm B、60mm C、70mm D、80mm
487. 散热器与窗台板的距离按要求不得小于( )。
A、30mm B、40mm C、50mm D、60mm
488. 散热器入口管中心与墙面的距离为( )。
A、60mm B、80mm C、100mm D、120mm
489. 在室内采暖时,采用上分式系统,管道沿墙、梁或柱敷设,要同墙、梁或柱保持平行,其净距一般不小于( )。
A、50mm B、80mm C、100mm D、120mm
490. 在室内布置采暖干管时,首先要( )系统的形式。
A、认清 B、确定 C、规定 D、决定
491. 在布置系统干管时,如果干管并架平行安装,管道之间的净距离不应小于( )。
A、50mm B、60mm C、80mm D、100mm
492. 热水采暖横向干管应离开支架( )。
A、100mm B、150mm C、200mm D、250mm
493. 室内采暖立管要垂直于干管,其垂直偏差每2m不得超过( )。
A、2mm B、3mm C、5mm D、8mm
494. 热水采暖横向干管的坡向和坡度应按设计图纸或施工验收规范( ),以便于排气和泄水。
A、标注 B、确定 C、认定 D、决定
495. 热水采暖干管伸缩器的坡度应与管道坡度( ),当方形伸缩器垂直安装时,高位点应安装放气阀,低位点应安装泄水阀。
A、反向 B、一致 C、垂直 D、交叉
496. 连接散热器的支管应有坡度要求,当支管全长大于500mm时,高低差为( )。
A、5mm B、8mm C、10mm D、12mm
497. 在布置室内采暖支管时,要力求节省材料和缩短管路,以便于安装和( )。
A、实用 B、检修 C、处理 D、美观
498. 因外墙角的受热面积小而散热面积大,容易出现( )和冻结现象,因此将立管布置在窗间墙角处。
A、结霜 B、结露 C、腐蚀 D、堵塞
499. 双管系统立管的布置规律是:热水立管在右边、回水立管在左边,两者之间相距( )。
A、40mm B、60mm C、80mm D、100mm
500. 立管卡子不超过4m,高的房间每层设一个,卡子距地面高度为( )。
A、1~1.3m B、1.3~1.4m C、1.5~1.8m D、1.9~2.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