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中远天然气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油气管线安装工高级理论知识试卷(选择题501-608)
发布日期:2016-04-13发布单位:501. 室内采暖立管要垂直于干管,其垂直偏差每米不超过( )。
A、2mm B、3mm C、5mm D、8mm
502. 在室内采暖时,双立管之间的间距为80mm ,误差为( ),热水立管在右边。
A、±2mm B、±3mm C、±4mm D、±5mm
503. 在室内采暖时,双立管之间的间距为( ) ,误差为±4mm,热水立管在右边。
A、50mm B、80mm C、100mm D、150mm
504. 在热水采暖系统启动工作中,必须严密注意网路中的( ),调节网路给水阀门的开度,使给水压力保持不变。
A、开关 B、气流 C、压力 D、温度
505. 铸铁散热器的补心分为反螺纹和正螺纹两种,与散热器相连接的外螺纹为( )。
A、20mm B、30mm C、40mm D、50mm
506. 铸铁散热器丝堵规格为( )。
A、50mm B、40mm C、30mm D、20mm
507. M760型铸铁散热器每组片数不应超过( )。
A、18片 B、20片 C、23片 D、25片
508. 组对铸铁散热器应( )紧密。
A、垂直 B、竖直 C、平直 D、正直
509. 热力管道为了便于排水和放气,一般室内管道的坡度是( )。
A、0.002 B、0.003 C、0.004 D、0.005
510. 回水管线距离地面应为( )。
A、10mm B、20mm C、50mm D、80mm
511. 热水采暖启动后,应将网路末端连通给水、回水管的连通( )关闭。
A、阀门 B、管线 C、弯头 D、安全阀
512. 热力管道根据介质的工作压力可分为高压、中压、低压三类,低压的工作压力为( )。
A、6~10MPa B、2~6MPa
C、小于等于2.5MPa D、大于10MPa
513. 热水采暖初调时,如果所有的热用户给水与回水温差和热源给水与回水温差之间的差额不超过2℃,则可认为网路的水力( )基础良好。
A、温度 B、压力 C、工况 D、情况
514. 在热水采暖初调时,根据热用户的规模大小和温差偏离程度的大小来确定初调的( )。
A、范围 B、次序 C、程序 D、序号
515. 对于双管系统,由于上层散热器的重力压头较大,且( )偏大,故应关小上层散热器的阀门开度。
A、流量 B、压力 C、体积 D、面积
516. 在热水采暖初调时,根据热用户的规模大小和( )偏离程度的大小来确定初调的次序。
A、高低 B、流量 C、压力 D、温差
517. 热水采暖集中调节是指对锅炉内工质的( )和主送水的流量进行调节,也就是改变锅炉的容量。
A、质量 B、温度 C、热量 D、重量
518. 热水采暖局部调节是通过调节单组散热器支管上的阀门开度来改变热媒 ( ),以调节其散热量。
A、流量 B、质量 C、流速 D、体积
519. 热水采暖只有实行集中调节和局部调节相 ( ),才能收到良好的供热效果。
A、集合 B、联合 C、结合 D、汇合
520. 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应为 ( )。
A、12℃ B、14℃ C、16℃ D、18℃
521. 采暖系统网路热水温度与水温曲线所规定的温度数值以不大于 ( )为宜。
A、±1℃ B、±1.5℃ C、±2℃ D、±2.5℃
522. 在采用质调节方法时,对网路上热水温度的改变要逐步进行,其升温(降温)速度不宜大于 ( )。
A、10℃/h B、15℃/h C、20℃/h D、30℃/h
523. 采暖系统的补水量应控制在系统循环水量的 ( )以下。
A、0.1% B、0.2% C、0.3% D、5%
524. 采暖系统是由发热设备、送热设备和( ) 设备三个部分组成的。
A、放热 B、吸热 C、电气 D、压力
525. 楼房住户双管上分式热水采暖系统易发生上层散热器过热,下层散热器不热的 ( )失调现象。
A、热力 B、水力 C、流量 D、压力
526. 导程式热水采暖系统由于各环路压力损失不平衡、末端散热器不热,造成水平方向 ( )失调现象。
A、流量 B、温度 C、水力 D、压力
527. 下分式热水采暖系统由于上层散热器 ( )空气或系统充水不满,造成上层散热器不热的垂直水力失调现象。
A、缺少 B、没有 C、过量 D、存有
528. B型排管散热器供 ( )采暖用。
A、热水 B、蒸汽 C、混合气 D、冷水
529. 在热水采暖系统中,局部散热器不热的原因之一是管道 ( )。
A、堵塞 B、裂开 C、腐蚀 D、膨胀
530. 热水采暖系统局部散热器不热的原因之一是阀门 ( )。
A、关死 B、失灵 C、失调 D、大小
531. 热水采暖系统局部散热器不热的原因之一发生了 ( )。
A、气泡 B、汽化 C、气塞 D、漏汽
532. 排管散热器分为 ( )。
A、两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533. 热水采暖系统的回水温度过高的原因主要有锅炉供水泵的容量大,而采暖热用户少,另外就是锅炉的供水 ( )过高。
A、温度 B、压力 C、流量 D、液位
534. 热水采暖系统的回水温度过低,主要是由于 ( )的供水温度过低。
A、水泵 B、锅炉 C、水罐 D、管线
535. 为了排除散热器内的空气,排气阀要安装在散热器高度的( )处。
A、1/2 B、1/3 C、1/4 D、1/5
536. 在热水采暖系统中,只有根除热用户给水、回水等压和 ( )现象,才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A、冷水 B、热水 C、死水 D、流水
537. 高压蒸汽采暖系统的管道,一般采用( )连接。
A、螺纹 B、焊接 C、承插 D、套管
538. 在循环泵开启前,应( )泵内的气体,以防止产生气蚀现象。
A、排出 B、排污 C、排尽 D、留有
539. 当采暖系统的循环水泵停运时,因炉膛内余热会使锅炉水温升高,易产生( )和水击等现象。
A、气体 B、蒸汽 C、汽化 D、蒸发
540. 当采暖系统的循环水泵停运时,必须将锅炉( )。
A、停火 B、升火 C、灭火 D、压火
541. 在热水采暖系统中,水中有许多( )气体,这些气体无论是对锅炉还是采暖运行都是有害的。
A、凝析 B、分解 C、分离 D、游离
542. 采暖系统中溶解在水中的空气将在循环水泵的入口处大量地( ),从而造成水泵抽成真空。
A、凝聚 B、分解 C、溶解 D、析出
543. 当热水管网中的热水温度超过( )时,最高系统顶部的空气溶解量将小于循环水泵入口处的空气溶解量,这时可在系统最高处的集气罐内析出空气。
A、95℃ B、100℃ C、105℃ D、135℃
544. 在各种散热器中,具有耐腐蚀、散热好和价格便宜的散热器是( )。
A、钢排管散热器 B、钢串片散热器
C、铝合金散热器 D、铸铁760四柱散热器
545. 胀度就是为了保持胀接的质量所需的胀大( )。
A、角度 B、重度 C、程度 D、量度
546. 对于低压冷换设备而言,最适宜的胀度为( )。
A、3%~4% B、4%~5% C、5%~6% D、7%~8%
547. 胀接是利用胀管器使管子端部在管板孔内产生( )变形。
A、弹性 B、塑性 C、韧性 D、柔性
548. 一般情况下,对( )高的材料,胀接率K可取小些。
A、强度 B、刚度 C、重度 D、挠度
549. 管子与管板材料受孔表面加工情况的影响,两者之间硬度较接近时,加工表面要( )些。
A、洁白 B、光亮 C、光滑 D、润滑
550. 胀接的管子翻边角度在( )左右为宜。
A、5° B、8° C、10° D、12°
551. 在胀接碳钢管时,管端退火温度为( ),在此温度下保温10~15min,取出后用石棉包住、缓冷。
A、400~500℃ B、500~600℃ C、600~650℃ D、650~700℃
552. 需要胀接的管端退火长度为( )。
A、50~100mm B、100~150mm C、150~200mm D、200~250mm
553. 通过试压来检测管子是否有( )、渗漏。
A、腐蚀 B、破坏 C、破裂 D、堵塞
554. 试压后在同一管程中,堵死管的数量不得超过管子总数的( ),如工艺允许这一数量也可适当增加。
A、3% B、4% C、6% D、10%
555. 试压后,发现渗漏可以采用胀接方法,胀接工作不宜在室温低于( )的条件下进行。
A、5℃ B、0℃ C、-5℃ D、10℃
556. 将冷换设备管程入口与酸泵及酸槽相连接,在酸槽中配制( )的酸液。
A、6%~8% B、3%~4% C、5%~6% D、2%~3%
557. 将酸槽用蒸汽管加热到( ),并加入1%的缓蚀剂,即可进行酸洗作业。
A、30~35℃ B、40~45℃ C、50~60℃ D、60~70℃
558. 冷换设备用酸循环清洗所需的时间为( )。
A、4~6h B、6~8h C、8~9h D、10~12h
559. 冷换设备在采用酸浸泡法时,应将酸加热到( )左右。
A、40℃ B、50℃ C、60℃ D、70℃
560. 冷换设备在采用酸浸泡法时,浸泡时间为( )。
A、20h B、16h C、15h D、10h
561. 当冷换设备内严重结垢时,可用清管器进行清理,不锈钢软管的直径规格为( )。
A、8~9mm B、10~11mm C、12~14mm D、15~16mm
562. 清管器上不锈钢软管的长度为( )。
A、1~2m B、2~2.5m C、3~5m D、6~7m
563. 自制土钻也可以用来清理水垢,土钻采用高速钢钻头,焊接上12~4mm钢,长度为( )。
A、0.5~1m B、1~2m C、2~2.5m D、3~4m
564. 冷换设备机械清管时,向管道内通水,可以起到( )和清扫管道作用。
A、冷却 B、润滑 C、减少阻力 D、光亮
565. 高压水冲洗是指采用输出压力为( )的高压水泵,向管束喷射高压水流。
A、2~4MPa B、4~6MPa C、8~9MPa D、10~20MPa
566. 如果水垢比较坚硬,可在水中混入( ),这样能提高喷洗效果。
A、细土 B、石英砂 C、细砂 D、矿砂
567. 把管子放入油槽浸泡,可使粘着物松软和( ),从而便于使用高压水进行冲洗。
A、溶化 B、溶解 C、游离 D、分解
568. 冷换设备采用酸浸泡时,一般酸的浓度为( )。
A、5% B、8% C、10% D、15%
569. 新更换的炉管应与原炉管材质 ( )。
A、相同 B、不同 C、相似 D、相近
570. 冷换设备需要更换的新管,弯曲度允许偏差在1mm/m ,全长不得超过( )。
A、1mm B、2mm C、3mm D、4mm
571. 在穿管前,管口要打磨光洁,其长度为( )。
A、50mm~60mm B、60mm~70mm C、80mm~900mm D、100mm~200mm
572. 更换管子穿管时保持冷换设备两管板之间的距离允许偏差为( )。
A、±1mm B、±2mm C、±3mm D、±4mm
573. 室外燃气管网中,最常见的是( )管网,从干管上接出各分支线便于控制。
A、闭合式 B、环状式 C、辐射式 D、干线式
574. 室外燃气辐射式管网的布置形式给供气增加了( ),但也增加了分支管长度。
A、安全性 B、经济性 C、可靠性 D、方便性
575. 燃气管道埋地应在冻土层以下,管顶填土深度不得小于( )。
A、0.5m B、0.7m C、1m D、1.2m
576. 燃气管道的敷设坡度不小于( )。
A、0.001 B、0.002 C、0.003 D、0.005
577. 地下燃气管道与热力管道之间的垂直净距离为( )。
A、0.05m B、0.1m C、0.15m D、0.25m
578. 当室内燃气管道的公称直径小于( )时,一律采用闸板阀。
A、50mm B、65mm C、80mm D、100mm
579. 当室内燃气管道穿过墙、楼板时,应加钢套管,楼板的上端高出地面( )。
A、10mm B、20mm C、30mm D、50mm
580. 穿越套管的内径应大于管道外径( )。
A、15mm B、20mm C、25mm D、30mm
581. 煤气管道多用波纹补偿器,一般为2~3波,最多不超过( )。
A、4波 B、5波 C、6波 D、7波
582. 安装填料式补偿器应与管道保持( )并不得倾斜。
A、水平 B、垂直 C、一致 D、同心
583. 燃气表安装距地面按要求应为( )。
A、1m B、1.2m C、1.4m D、1.5m
584. 硫化氢在常温下能使铜受到腐蚀,因此在未脱硫的煤气管道上,不能使用 ( )制的阀门和配件。
A、铁 B、铜 C、铝 D、钢
585. 用橡胶软管连接炉灶时,软管长度不宜超过( )。
A、0.5m B、1m C、1.5m D、2m
586. 进行地上中压燃气管道强度试验时,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 ) 倍。
A、0.5 B、1 C、1.5 D、2
587. 室内地上燃气管道严密性试验,试验压力不小于( ) kPa。
A、10 B、15 C、20 D、30
588. 地下燃气管道强度试验,试验压力0.3MPa,恒压 ( ),压力不降为合格。
A、0.5h B、1h C、1.5h D、2h
589. 铜合金管表面纵向划痕深度不得大于 ( )。
A、0.02mm B、0.04mm C、0.06mm D、0.08mm
590. 铜合金管横向途凹深度不得大于 ( )。
A、0.05mm B、0.1mm C、0.2mm D、0.35mm
591. 铜合金管划痕块和碰伤的面积不应超过管子表面积的 ( )。
A、0.1% B、2% C、4% D、5%
592. 黄铜与钢件进行焊接时,工件需预热 ( )。
A、100℃ B、200℃ C、300℃ D、400℃
593. 架空敷设的氧气管道与燃油管道之间的水平净距应大于 ( )。
A、0.1m B、0.2m C、0.5m D、1m
594. 有色金属管道与不锈钢管道采用 ( )连接。
A、CO2保护焊
B、下向焊
C、氩弧焊
D、电渣焊
595. 架空敷设的氧气管道,每隔 ( )应设可靠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2?。
A、50m B、60m C、80m D、100m
596. 含湿氧气的管道应有不小于 ( )的坡度以及坡向排水器。
A、0.001 B、0.002 C、0.003 D、0.004
597. 压缩空气管道安装应有 ( )的坡度。
A、0.001 B、0.002 C、0.003 D、0.005
598. 管道与空气压缩机相连接处应设 ( )连接。
A、刚性 B、软性 C、柔性 D、活性
599. 空气压缩机的吸入管应通向室外,其高度应大于 ( )的连接。
A、1m B、1.5m C、2m D、2.5m
600. 压缩空气管道竖直安装时,长度在4 m以内时允许偏差( )。
A、4 mm B、6 mm C、8 mm D、10 mm
601. 铝合金管道在焊接前,距焊口 ( )的区域内应用丙酮或氯化碳清洗干净。
A、20mm B、40mm C、60mm D、100mm
602. 铝合金管对口间隙为 ( )。
A、0.5~1mm B、1.5~2mm C、2~2.5mm D、3~4mm
603. 对于壁厚大于3mm 的铝合金管采用( ) 形坡口焊接。
A、U B、V C、Y D、X
604. 铝管卷松套法兰适用公称压力小于等于( )。
A、0.3MPa B、0.6MPa C、0.8MPa D、0.9MPa
605. 在铅管焊接时应尽量避免( )。
A、立焊 B、平焊 C、仰焊 D、固定焊
606. 铅管焊接前,应将焊缝坡口面及坡口两侧( )内氧化层刮净,使其露出金属光泽。
A、10mm B、5mm C、15mm D、20mm
607. 铅管焊接前,应将坡口及坡口两侧氧化层刮净,不允许有水分和污物侵入,并应在( )内焊接完,防止再次氧化。
A、0.5h B、1h C、1.5h D、2h
608. 铅管对接时,管壁厚度大于4mm的管子应开角度为( )的V形坡口,并留2~3mm的钝边,对口间隙为1~1.5mm。
A、30° B、45°~60° C、90° D、30°~45°